2019中国私募投资基金行业报告出炉: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相对增长缓慢


近日,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由该协会编著的《2019中国私募投资基金行业发展报告》(简称报告)第一部分,报告对私募投资基金近几年行业规模变化进行了的比较,报告称,私募证券投资基金(以下简称“私募证券基金”)相对增长缓慢,在私募基金中的整体占比呈现出下降态势;私募证券基金行业规模相对公募基金行业的差距有所扩大。


报告内容涵盖三个方面:

在私募基金行业的内部对比上,国内私募基金行业的规模经历了持续的增长,从2015年的3万亿元左右,增长至2018年末的12.78万亿元,自2017年以来,规模增长的主力主要来自私募股权投资基金、私募创业投资基金和其他私募投资基金。而私募证券投资基金(以下简称“私募证券基金”)相对增长缓慢,在私募基金中的整体占比呈现出下降态势。


与公募基金股混品种规模相比,公募基金规模继续增长,整体高于私募证券基金。受益于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的规模增长,2018年公募基金行业规模仍然实现了增长,由2017年末的11.60万亿元增至2018年年末的13.03万亿元,增长1.43万亿元,增幅为12.37%。其中货币基金、债券基金规模分别增长0.88万亿元、0.80万亿元。



私募证券基金行业规模相对公募基金行业的差距有所扩大。私募证券基金行业规模相对公募基金的比例由2017年底的52.78%下降至2018年末的39.52%;考虑到公募基金主要以货币基金为主,若从公募基金中剔除货币基金,该比例由2017年末的22.13%降至2018年末的16.42%。



自2016年第4季度末以来,私募证券基金规模与公募基金中的“股票型+混合型”基金规模较为接近,由于规模影响因素较为相似,两者在变化趋势上也较为一致。截至2018年末,公募基金中的“股票型+混合型”基金规模为2.18万亿元,仅高出私募证券基金规模0.04万亿元;受股票市场下跌影响,2018年两者均呈现规模逐季下降的态势。



与其他资管行业的比较,2018年,资管业规范调整,按照公募基金、私募基金、公募专户、券商与期货资管、银行理财、信托计划、保险资管进行全品类统计,资管产品的总量规模出现小幅收缩。其中,私募基金的总规模在增长,但私募证券基金的总规模因受股票市场表现的影响,出现了一定幅度下降。



来源:证券日报


根据《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》第四章第十四条规定:"私募基金管理人、私募基金销售机构不得向合格投资者之外的单位和个人募集资金,不得通过报刊、电台、电视、互联网等公众传播媒体或者讲座、报告会、分析会和布告、传单、手机短信、微信、博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,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。"
瑞莱基金谨遵《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》之规定,只向特定的合格投资者展示私募基金产品信息,不构成任何投资推介建议。
阁下如有意进行私募投资基金投资且满足《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》关于"合规投资者"标准之规定,即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,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 万元,且个人金融类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。请阁下详细阅读本提示,并确认为合格投资者,方可进入页面获取私募基金相关展示信息。